不可否认,祖辈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在一起生活,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;祖辈还具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;祖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,他们认为孩子应在愉快、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,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那样。
但大量的事实证明,由于祖辈对孩子的溺爱,老一辈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教育方法等对孩子造成的影响,已经使许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,与父母感情淡漠,行为、学习习惯不好,自控能力差,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,家长稍有不依,孩子便哭闹不止等问题。
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,“在许多家庭中,祖父辈人对孙子辈人总是爱护有余、严格不足,这是相当普遍的现象。祖辈人应当反省一下:自己是不是这种情况?这样做究竟对孙子辈人是不是真正的爱护?”
赵忠心教授建议,祖父辈人一定要努力和自己的儿女取得一致,对孩子要求一致,步调一致、不要和孩子的父母唱对台戏。老人在隔代教育中要给自己定位,既不能越位,也不能当摆设,要做亲子之爱的润滑剂。孩子虽小但也会“察言观色”,当他发现了自己这种“众星捧月”的地位,或者知道父母不能忤逆祖父母、外祖父母的时候,他就会更加倾向于配合老人的意愿,认可他们的溺爱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这样,最终会使孩子模糊是非标准,肯定自己的不良行为。年轻父母不能把教育责任全托给老人
对于那些图省事干脆把孩子全部托付给老人教育的年轻父母,专家们提醒他们千万别这样做。隔代教育对孩子的特殊溺爱和迁就,容易使孩子产生矫情任性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个性。尤其是不少祖辈还习惯于包办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情,这不仅影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勇气,而且使孩子的手脚得不到充分运动,孩子的大脑也不能独立思考,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发育缓慢,独立生活能力差。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,就没有信心也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继而产生愤怒和不满的情绪。
长期在少年法庭工作的法官妈妈尚秀云发现,因为隔代教育容易纵容护短,还使孩子的不良行为逐渐强化最终导致恶果。她举例说,高中生刘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,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一次教育活动中,刘某这样讲述:“我的缺点和错误,仔细想来都是我奶奶造成的。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学会抽烟,父母不让,奶奶就护着我说,抽烟算什么?又不是犯法。一直到初中,抽烟上了瘾,开始买烟用零花钱,但家里给的零花钱越来越不够花。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去附近工厂偷东西卖钱,当父母知道此事打我的时候,奶奶就和父母拼命。在奶奶一次次的庇护下,我胆子也一次比一次大。奶奶去世后,父母无法管教我,我便越陷越深。”
笔者建议年轻的父母,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好法定监护人的责任,千万不能图省事,把抚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老人。